博主简介
讲师介绍: 北京工业大学国际贸易硕士 职业培训师,从业十二年 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顾问 北京大学总裁班特约讲师 清华大学总裁班特约讲师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特聘讲师 LG商学院、和君商学院等多家机构特约讲师 工作..
订阅
博文正文
2014-12-26
哲者悊也,刀得磨才能锋利,把难搞的人与事当做磨刀石!您还可以关注刘海民个人微信公共平台:teamlqm2019 一、苏格拉底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老婆是个泼辣的女人,动不动就会遭她无礼谩骂。有一天苏格拉底刚一进家门,很是莫名其妙,他的老婆就对他唠叨不休,接着就是破口大骂,言语不堪入耳。苏格拉底已习惯这一切了,于是就坐在一边抽起烟来,这时他老婆看到他对自己不理不采的,更是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处来,端起一盆子水就是迎头一泼,顿时苏格拉底全身湿淋淋的。旁边的邻居见了纳闷的问:“刚才你老婆骂你,为何不还口了?”苏格拉底不紧不慢的说:“我知道,一阵雷电之后就会有一场盆倾大雨的。” 哲学的哲字,古汉语为“悊”,就是心折,也就是心灵被扭曲了。苏格拉底曾把结婚比拟为骑马。如果你想骑马,应当选择一匹野马,要是你想驾驭一匹驯良的马以策安全,那..
查看全文>>阅读(1101)
|
刘海民2012-06-15
MM:系中下层管理者 论坛中有朋友问: “中下层管理者的执行力从何而来?”-- 近年来,企业管理中关于执行力的呼声越来越高,试图提高执行力的举措也越来越多。高层经理要求中层和基层努力提高执行力,中层和基层经理则要求员工努力提高执行力,而且“没有任何借口”。类似于“政令不出中南海”之类的批评,被广泛用于执行力问题上。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执行力从何而来? 这位朋友的困惑,是比较普遍的。因此单独拿出来,谈谈我的想法。 我在北京曾给某电信设备企业做过两批管理者修养方面的系统培训。培训前曾与他们的董秘对些执行力课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最后决定“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地实施培训。效果不错。 为什么我要这样做呢?解释如下: 1、上有德仁,则下必有仁义。 上层无领导力,而求下层有执行力,无异于缘木求鱼。 2、上下..
查看全文>>阅读(1243)
|
刘海民2012-06-15
管理者是企业的中坚力量,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很多企业在培养管理人才方面都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案。“技而优则仕”、“销而优则仕”等专业人才因业务工作做得好,被直接提升为管理者,结果管理工作不佳的现象,不胜枚举。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有志成为优秀管理人才的专业人士,应在日常的业务工作中去多学习关于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多感知并反思你接触到的优秀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为将来的提升机会做好相应的准备。 首先,要让受训者认识到“自我改变”的必要性与极端重要性 1、角色变了。从一名业务骨干到一名管理者,就象以前演的是丑角,现在让你演旦角,表演的内容与形式不同了,需要 2、期待变了。上司、同事对你的期待变得更高了。开始有下属了,自我期待也会有所改变,我接触过的管理者中,没有主观上不想好好干的,之所以做得不够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才能做..
查看全文>>阅读(1303)
|
刘海民2012-06-15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最初是用于质量管理,现在已成为管理方面通用的方法与工具。企业管理活动与部门管理活动以及个人所有的工作都可以使用。工作中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PDCA方法是我们可以使用的常规武器。PDCA是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其含义如下: P(Plan):计划,主要是决定目标或标准,以及其如何达成的方法、日程等; D(Do):执行,指按照计划所决定的方法及日程实施; C(Check):检查,指实施过程中的检查,及将实施的结果与计划进行比较验证; A(Action):行动。 PDCA的最后一个步骤“行动”的内涵很广: 如果通过检查发现实施的效果不佳,则采取的行动应是将实施的结果与计划进行比较确认,进行差异与原因分析,并制定纠偏措施,重新制定计划然后重复PDCA的全过程;如果发现效果尚可但有..
查看全文>>阅读(1865)
|
刘海民2012-06-15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做任何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争取做到最好,充分发挥自身的一切动能。作为一名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无论职位高低,都应以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作为自己的目标。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呢?结合笔者多年的管理实战经历与管理培训经验,总结有以下六个方面。管理者经过以下六项的学习,将可达到做事成事,带人成人,成人达己的卓越管理境界! 一、要角色管理而非本色管理 什么叫角色管理与本色管理呢?举个例子,在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演许三多的王宝强就是个本色演员,至少目前他还没有那么善变,以至于可以象陈宝国、陈道明等角色演员一样演什么象什么。因此本色管理就是按自己的本身所具有的个性特点与待人处事的方式去实施管理,“我就是这个样儿”。而角色管理则是根据企业组织中具体管理角色的需要去实施相应的管理..
查看全文>>阅读(1024)
|
刘海民2012-06-15
“大”者,“人”得“一”而“大”。 何为“一”?老子说: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一”者,道也。对管理者而言,“一”者几何?今天谈谈授权。 三国中,吴王孙权,依其兄孙策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如此,内外皆有所决,孙权只需重要打点两个人即可。早年的孙权确实善于用人,难怪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的做法就是“授权”。 孙权在给陆逊授权的时候说:“国门之内,孤制之,国门之外,卿制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陆逊与刘备相持过程中,一退再退,很多将军以及国门内的文臣武将都在孙权面前给陆逊施压,孙权也不为所动,始终如一,支持陆逊。结果,陆逊一把火,烧掉了刘备的数十万雄兵..
查看全文>>阅读(1274)
|
刘海民2012-06-15
注:本文知行合一是指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即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的关系。 最近给某跨国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培训,谈到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刘海民:“各位都看过这本书吗?” 学员:在座的都看了,公司组织学习过。 刘海民:“各位认为这本书的内容,怎么样?” 学员:“好!”(声音很齐) 刘海民:“请说说看,怎么个好法?” 学员:……(没有声音)。 刘海民:“有谁实践过七个习惯,或其中的某几个?” 学员:……(没有声音)。 刘海民:“那么,有谁记得是哪七个习惯?” 学员:我记得好象有一个主动积极吧?……(余下便没有声音)。 我带着学员将七个习惯的主旨简单地总结了一下。从现场的学员反应看,他们感觉很受益,确实是不错的思想。 我在白板上,写了12个大家:言行一致者信,知行合一者智! ..
查看全文>>阅读(1256)
|
刘海民2012-06-15
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说,当您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的重要字眼: 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 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 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 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 5、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 6、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 7、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 8、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海民借用此36字,谈谈管理者作为团队的队长,为什么以及如何使用这36字经典。俗话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作为一个或大或小的团队的管理者,咱就是“头”,团队的荣辱成败,团队士气高低,虽然与每一位成员都有关系,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身为“头”的咱们。在电视剧《亮剑》里,李云龙一到独立团,初次见面,开场几句话一结束,独立团就开始嗷嗷叫。只要老李给点火星,熊熊大火就会..
查看全文>>阅读(1222)
|
刘海民2012-06-15
笔者按:《管理者修养10:爱下属》一文中,有一位来本博的朋友回复曰:很透彻,但培养下属确实是一个难题。故特著此文。此文虽为管理者之修养内容,然而培养员工实为关系到企业组织整体未来之大事,总裁亦需审问之,本文末段谈及此事,供参考。 一、培养下属的好处 管理者培养下属对于企业组织而言,其作用不亚于香火传递,不必多言。 对于下属而言,提高了自己的智能,增进了与上司的了解、认知与情感,及信赖关系。所以每一位下属从内心深处都是希望能跟随一位“好”的上司的,只是不同的下属这个“好”的标准不同而已。 于管理者自己而言,其意义更大。培养下属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取长补短的过程,增强彼此能力的过程,相互欣赏的过程,建立信赖关系的过程。管理者,因人成事者也。如果我们的下属都是脓包,我们自己能牛到哪儿去?海民有幸早年曾接触..
查看全文>>阅读(1549)
|
刘海民2012-06-15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所载孔子之言,体现了夫子认为“恕”对人处世的极端重要性。 海民认为,“诚”字,其重要程度,不亚于“恕”。 诚者,真也,不欺也。 曾子《大学》中说“诚意即不自欺”。 意不诚者,自欺,居家不可以孝父母,亲妻子,必无以齐家,亦不可为外人所信。 意不诚者,心无以为正。心无以正者,不可以接人。 沟通,是什么意思呢? 定义好象非常之多,但究其实质,实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余老师讲得没错。简单讲“沟通”即为“接人”。 故诚意,乃沟通必备之器也。 那么,诚意怎么能称之为沟通的利器呢? 道家以“真”为善,换言之,“假”就不能称之为善。儒家也以“真”为上,“虚假”为下。我们生活在几千年延续下来的这种道儒文化之中,岂..
查看全文>>阅读(1273)
|
刘海民